學佛的重要原則
學佛的原則,應該都很重要,所以,末學自己認為重要的如下,相信這只是個人的偏見,但提出來,願意參考的善知識,可參考一下。
不執著於五蘊 是 學佛最重要的原則
若能 不執著於自己的想與思 就不會被自己的想法與思維牽著走
也就 不會做 自己的想法與思維 的奴隸
這世上 "做 自己的想法與思維 的奴隸" 最強烈的範疇:
宗教 和 政治
學佛 自利然後利人,先自己學習得到好處之後,將如何能得到此好處之方法,告訴別人,讓別人也受益,自利利人。
這世上發生的所有事情,都是有因有緣的,尊重這世上發生的所有事情(尊重並非表示同意),對自己 對別人 都一樣。自己還沒聖人的能力,而一直要求自己完美,或許會讓自己落入掉悔中,而無法活在當下。對別人也一樣,任何人會殺人放火,一定有其背後的因緣,若想改善這世界,佛教徒會想要改變其因緣。
這世上我們最容易改變的是自己,最容易觀察的也是自己,能身體力行,不只對自己有好處,對別人也有示範的作用(當然,做壞事也有示範的作用,所以能不做最好)。
時時內省,能活在當下最好,應該就不會做錯事,我們還沒能時時活在當下的人,當想起應活在當下時,就立即回到當下。做錯的立即改正,活在當下才能令未生惡不生,活在當下就是時時善念令生,活在當下也能時時令善念增廣,如何才能讓自己有活在當下的能力呢,修習四念處是一個達到活在當下能力的好方法。
時時讓自己在平靜中,能活在當下的人,在外在不平靜時也能內心平靜,還無法活在當下的人,就需要提醒自己,平和的處理事情,是較不易犯錯的。
多思維當下的經驗(思維也可在當下思維),思維可將當下經驗的累積,而逐漸發展為智慧。
總之,平靜,思維,內省,自我改變,尊重自己及別人,及自利利人,會為我們學佛人帶來無限好處。
願人人煩惱不生!
感恩!
古德有云:「但求息妄,莫更覓真」。
或許我們凡夫都在妄中,在妄中追尋自以為是'真'的妄,就如善知識們常說的,頭上安頭,離開一種觀念的束縛又掉進另一種觀念的束縛,等等。
末學學習的方法是觀察,觀察時若有加入自己主觀意識、偏見、裁判等,就是在妄中。觀察時若只是觀察,就比較容易練習'息妄',一方面是只有觀察(無加妄),另一方面是會觀察到所有事物關聯的因緣果關悉,而有機會了解自己受苦受難的真相,了解真相之後,很自然的會不想再受苦受難一次,而重蹈覆轍。
練習觀察的好處是,自己觀察的能力會越來越強,越來越細,原來觀察不到的,漸漸觀察得到(細),原來觀察不清楚的,漸漸觀察得清楚(強)。
能觀察到,才能親身體驗,譬如,看見一件事情發生,觀察到眼觸,而腦中吊出一些相關訊息,因這相關訊息是有關以往非常不悅的經驗,讓自己以為會再發生,而讓自己落入憂悲腦苦中,這是對這事件發生的事實展現的觀察;下回同一件事情又發生,觀察到眼觸,而腦中吊出一些相關訊息,因這相關訊息是有關以往非常不悅的經驗,讓自己以為會再發生,而自己因為上回落入憂悲腦苦中,這回觀察到好像不若上回般的嚴重,一次又一次,不僅觀察到這訊息的無常無我,也觀察到我們對這訊息的反應也是無常無我,充分了解這些事實,事情再發生時,就越來越不受影響了。
如實的觀察,是修行最好的方法之一,能如實就不落入妄中,也不會去'覓真'。
覺知能力的開發。
由四念處的修習,我們對五蘊六入處的覺知能力會越來越強,初期由對身觸的覺知練習,身觸的覺知練習純熟了,就對眼耳鼻舌意根練習,同時若能練習覺知受,就可對受的覺知也練習始自己純熟於受的覺知,之後,對想與思的覺知練習,越純熟就可發現自己越多的毛病,我慢、偏見、壞習性、執著等,發現了任何毛病,就是修行的開始。
覺知能力的開發是微妙的,您越觀察,就越能觀察到比以前多而細,經由不斷的繼續觀察,您會發現過了一段時間,又多了一些可觀察到的或更細的,不知是否因人而異,或因末學壞毛病太多,久久就可觀察到一些新的。
有觀察的能力,才能修習佛陀所教導的苦集滅道,才有機會做實驗,實際經驗苦集苦滅。
常常做實驗,就會熟練,同樣念頭來了,以前是會憂悲腦苦的,後來變成可調伏的,不論調伏的期間須多長,這都是經驗的累積,在調伏到念頭來了,憂悲腦苦升起當下即滅時,就可算為有斷此種欲貪的能力了,而最後,當同樣念頭來了,卻完全不受影響,這就是超越欲貪了。
對苦集滅道味患離的觀察,就是在累積經驗,就會慢慢升智慧,有了智慧就可在當下正念正智調伏、斷、超越欲貪,這都是修習四念處的結果,而且覺知能力會越來越強。但對末學來說,這都是很慢的,或許一兩個月才感覺進步一些些,但回想小時候教的”愚公移山”,又是那麼貼切。
補充:
任何事情須解決時,都應面對問題,解決問題,讓後續的負面影響減至最低,該檢討的就檢討,以使以後做事有好的參考。
能活在當下的人,有能力去體驗五蘊之無常非我,而較不會被五受蘊牽著走,還不會活在當下的人,每當有憂悲惱苦時,就應思維五蘊之無常非我,以不讓自己被五受蘊牽著走,思維的效果不若活在當下,但還是會有幫助的。例如:當自己因身體而引發憂悲惱苦時,思維身體之無常非我,而不讓自己的憂悲惱苦繼續;或自己因某些想法思維而引發憂悲惱苦時,思維想及思之無常非我,而不讓自己的憂悲惱苦繼續。
感恩!
當然,能活在當下,才有機會真正的跟想與思打交道,經驗熟了,瞭解想與思的運作模式,這累積的經驗,就可能產生智慧,自己在當下就可由正念正智調伏欲貪,斷欲貪,而超越欲貪。
自己的偏見,自我主觀,價值觀等,都可在活在當下時發現,發現後又因其太強而一時改不掉,就會了解,隨時用無貪無嗔無痴的方法修行的重要性,使自己的修行不會又產生一個強而有力的偏見,自我主觀,或價值觀等之執著。
能活在當下,又具有正見觀念的人,就知自己要如何往下走,而且完全知道自己走到哪了。
感恩!
實修是非常重要的,用學習來的正見觀念,需要靠實修的實際經驗,來幫忙輔助瞭解。
所以,學佛了解所有的經典及論述,若沒有實修的經驗,若說自己有正見觀念,有可能是錯誤的,這就跟魚向烏龜請教陸地散步的問題一般,有可能魚認為自己懂了,但完全只是魚用自己的思維去想,以為自己想通的是對的,就以為自己懂了。
感恩!
運用無貪無嗔無痴的方法來練習,剛開始無法做到無貪無嗔無痴,就盡量避免貪嗔痴的共伴效應,覺知到貪嗔痴時,我們知道自己在地獄餓鬼畜生道,自己會自然的離此道,所以能如實覺知是最重要的,其他一切就如對苦集滅道自然的觀察,而趨於無貪無嗔無痴的生活。人的習性累積很久了,所以不是一時之間就可改過來,我們持續的觀察,經過一些時日就會觀察到些許的進步。
我們運用,輕鬆,放鬆,微笑,平和的方法持續的觀察,不讓壓力在禪修的過程中產生,若所緣暫時無法觀察得到,立即回到最容易的所緣,讓自己在輕鬆,放鬆,微笑,平和的狀態,是會慢慢進步的。
感恩!
留言列表